“双减”实施的关键在于有计划的教学 估算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渗透 优化作业设计 展示“课服”风采
0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1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1期  下一期
估算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9-01 14:38

课 堂教 学
估算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渗透
□全椒县十字小学  金芙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第一阶段中明确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苏教版教材在低年级中做了很多方面的编写,主要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境中体会估算的意义。经过一、二年级教材的分析,很容易看出估算思维一直在教材中渗透,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教材才明确估算的数学符号“约等号”,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以及在后面内容编写上安排了很多关于估算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估算思维的渗透,对于估算内容方面的教学要足够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对学生估算思维一点一滴地渗透,突出估算的价值和意义。
一、低年级教材在估算方面的渗透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的整理,不难发现其中涉及到很多关于估算方面的知识,例如: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单元中经常出现“大约”一词,这是对物体长度进行估算时,常用大约有多长。学生初次接触也比较陌生,需要教师进行阐述,在我看来是接近具体的整数。如苏教版教材65页第3题“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大约有多少米,再量一量”。本题考察了估算与实际测量的比较,在学生掌握1米有多长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估算的思维在教材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直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5页用数学符号“≈”,即“约等号”表示估算的方法,并读作“约等于”。在这里教材采用“接近”一词引入“约等号”,这个词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发现估算的教学安排比较有层次性,估算思维是慢慢地在渗透。
二、让估算思维走进实际生活
《课标》在“学段目标”部分明确指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苏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第41页安排了一个“我们认识的数”的活动课,让学生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下):此题让学生通过抓蚕豆的粒数,去猜花生的粒数,感受它们之间的大小不同,所抓的粒数也各不同。而且这两种实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可以通过平时生活的经验能够大胆地猜测,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渗透了估算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利用数学化表达促进估算教学
估算教学中数学化的表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化的语言表示估算,如:接近、大约、估一估等语言进行描述;二是数学化符号表示估算,主要就是“≈”。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有时又高于生活,利用数学化的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数学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去交流与思考。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试着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既可以完善学生的估算思维过程,还能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估算思维的渗透都离不开日积月累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估算价值,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应用的乐趣和兴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