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立体构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 诗意童年闯关游考 建构活动中提升幼儿空间思维能力
03版: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42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2期  下一期
建构活动中提升幼儿空间思维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9-14 15:08

教学实践
建构活动中提升幼儿空间思维能力
□阜阳市颍泉区太山庙幼教集团  王利娟
早在20世纪50年代,天才项目(Project Talent)追踪研究了40万名学生的空间思维、学业成绩和将来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空间思维测验得分高的学生,学业成绩和工作能力都比空间思维较差的学生强很多。无论在学习或生活中,从小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而学生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过家家还是搭积木。那么,在幼儿园,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升这种智能呢?
整个幼儿阶段幼儿都需要有玩具或操作材料,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的目光就有了落点,思维就有了专注的对象,而如果让他们两手空空地坐在那里,他们的目光经常是无神、茫然的。因为游戏是儿童的生活,而建构区也是大多数幼儿比较喜欢的一个区域。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在这个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就需要幼儿有更多的接触和教师更多的引导。
首先从选材上严格把关,很多无意义的积木、玩具抛之而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材料,比如多米诺骨牌、磁力片、立体方块积木等,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照片和模型,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为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
由于幼儿的发展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学习呈现随时发生、时间短暂、星星点点等状态,是随机的、碎片化的,而不可能是系统化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游戏中利用一切有效机会,引导幼儿自然地学习。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发展每个个体的空间思维能力!
而班额大现状、预设内容多、一成不变的材料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最大化实现建构游戏带给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是幼儿进行学习探究的内驱力和源动力。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进行游戏,才能使他们从中体验到游戏的真正乐趣,才能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比,在寻找、选择建构游戏主题内容时,我们将视野转向幼儿,顺应幼儿的内在需求,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建构内容。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幼儿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大多采取平铺和堆高的玩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创设情景游戏,比如和他们一起搭建更大范围的泳池,加建高层的水上乐园等设施。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搭建,他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物体的搭建。例如:三名幼儿合作搭建公园、停车场等。在搭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转向、穿过、平式联结和交叉联结等建构技能,搭建复杂的三维物体。例如:搭建拱形桥、交叉天桥等。再加大难度引导幼儿掌握整齐对称、平衡的构造,尝试整体布局,学习选择使用辅助材料。例如:在公园里搭建相呼应的前后门,在小区里搭建左右对称的凉亭、路边的树木等。
教师还可以引导大班幼儿在搭建前学习商讨,进行分工,有一定的设想和规划,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例如:经商讨一致决定,搭建小区,一组搭建停车场,一组搭建花园,一组搭建游泳池,一组搭建围栏,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区。在整个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之后,立即进行思维加工,判断哪些情形需要教师立即介入,哪些情况暂缓介入。在重要环节或者任务期间遇到的疑惑和难题与幼儿们一起讨论,解决疑惑,最终分享成功的喜悦!
3至6岁幼儿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很强,我们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并将所有的教育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