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 课堂更精彩 关爱每一位学生 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
07版:课堂内外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59期  总第234期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9期  下一期
“动”起来 课堂更精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2-13 13:25

课堂教学
“动”起来 课堂更精彩
□铜陵市义安区朱村中心小学  陈  健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们的有效发展。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先决条件应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动”起来。然而面对有的学生就是不动,或只有少数学生动,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们在课堂动起来则成了难题?
一、营造一个轻松、简单的理想课堂
我时常在问自己:心目中的课堂是怎样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们积极快乐地参与,氛围是轻松的。那我们何必又将那一目了然的问题分析得高深莫测。是为显示我们高超的教学水平还是知识的渊博?何必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使课堂成了“逼供言”的法庭,让学生们身心疲惫。我们不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轻松简单的课堂吗?
在教学中我尝试放手。凡是学生们能自己学会的,都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空间去学习。若是通过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及时给予点拨,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没有学生们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上课铃一响,我不再是单纯拿着课本和粉笔,而是带着各种小礼物和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模型。我引导学生们做小老师自己提问题,再由自己决定找谁回答。这一互动,使得很多学生跳着、抢着问,没有抢上的学生则抗议:“还没轮到我!”这种教学场面,使我越讲越来劲,学生也越学越有趣。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趣味的,更应该是智慧的。智慧的课堂,学生们能主宰自己,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的课堂,学生们可以大胆地质疑老师;智慧的课堂,学生们可以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智慧的课堂,学生们可以与历史对话、与经典拥抱、与创造撞击。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于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和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们用功学习,而很少考虑到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快乐。我们都知道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们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学习起来会感到其乐无穷。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每个学生的潜能就像取之不尽的宝藏。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产生倦怠心理,觉得学习枯燥乏味,从而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可爱的草塘》时,让学生们先按自己喜好进行选择并朗读。这样,学生们一下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朗读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们的朗读情况,或表扬、或指导,能使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先放映有关黄山的图片,如黄山的日出、奇峰怪石等。同时配音课文朗读。在一种美的意境中了解文章所写景物,体会黄山壮丽的景色。接着让学生们谈自己对黄山的印象,由此引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们欣赏景美、文美,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们参与教学,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们提供独立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如我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让同学们分组坐,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给他们每组发一张纸,要求他们自己设计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得出解决办法。这样,从活动中培养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自然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们。在教学《雨点》一课时,我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组织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并小组讨论。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口,突破本课的学习难点。课堂也一改沉闷局面,“活”了起来。
四、搭好“动”的平台,营造“动”的氛围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们已形成老师是课堂权威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难以“动起来”。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来营造尊重、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体贴。老师要用激励去消除其自卑,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减轻了,才能觉得课堂是自己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的平台。
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