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巧练减负增效 浅议“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06版:学科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教育工作者及教师、校长参与研讨,通过研讨形式多元互动,整体推进基层教学教研的氛围,为开拓教研新局面服务,为基层教师成长服务,为基层教育管理服务。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第138期  总第240期  2022年06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38期  下一期
浅议“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2-06-21 13:54

特 别 推 荐
浅议“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涂县藏汉中心学校  杭树华
“双减”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双减”不止是“减”,还有“加”,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高质量专题教育。由于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差异,一般认为受“双减”政策冲击更大的是城市儿童。那么,在“双减”大背景下,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农村小学在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方面会面临哪些挑战呢?
一、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经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未成年人存在心理问题,有65%的留守未成年人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其中12%甚至很少与临时监护人交谈;有30%的留守未成年人直言恨自己的父母。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留守未成年人显著低于非留守未成年人。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教授发布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留守未成年人抑郁检出率为28.5%,焦虑检出率为27.7%,均高于非留守未成年人。
2.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学习困难。有资料表明,有91.4%的留守未成年人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未成年人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有的还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2)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愤怒、易冲动等。
据统计,留守未成年人中有73%出现过烦恼、郁闷倾向,有72%的留守未成年人有过抑郁、焦虑的倾向,有61%的留守未成年人认为自己易怒、爱发脾气,有45%的留守未成年人认为自己易打架或和别人争吵,而非留守未成年人的这四项比例分别仅为35%、42%、19%、25%,差异非常明显。
(3)个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自闭、自卑。
留守未成年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普遍体会到被抛弃的感觉,与同龄人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时间长了就不愿与人交往,形成自闭心理,从而自信心下降。留给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孤僻、怪异的印象。有的因此被同学所孤立。留守未成年人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普遍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差。
(4)行为问题。如打架、抽烟、偷窃、说谎、网络成瘾等。
有的监护人百般溺爱;有的则年老体衰,疏于管教,如果加上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一些学生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参与社会不良青少年团体,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学生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走上偷窃、抢劫等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学校教育是影响留守未成年人成长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应该努力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学校应该怎样做好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1.开展好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教育部门要建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定期面向所在区域中小学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应根据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聘请专业人员,举办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班。
2.开设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学校保障专业人员的配备与技能培训。每一所小学都要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服务。
4.拓展与家长的沟通渠道  班主任要尽可能采取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可利用春节学生父母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座谈会,以争取父母的理解和配合,让家长及时和学生进行电话谈心,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5.关爱留守未成年人  学校可以开设热线电话,方便留守未成年人给外出的父母打电话,沟通情感。班主任、少先队要经常组织留守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并且抓住时机,引导留守未成年人通过书信、日记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6.师生帮扶制度  学校可针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学校教师在引导留守未成年人学习的时候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跟踪他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监督他们的课堂表现,还可以通过班干部的选拔提升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观念和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重任,如课代表、学习小组长等,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强化学习的动机。
7.组建留守未成年人朋辈辅导小组  把一些住址相近、情况相似的留守未成年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一起玩耍和学习。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未成年人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8.更新监护人的教育观念  学校要通过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家教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素质,增强其责任感和紧迫感,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性格、品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农村小学要高度重视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履行对留守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产生教育合力,让留守未成年人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教育科研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金城大厦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